在园林绿化标准化流程中,首次修剪发生在苗圃,提前准备时要进行修枝剪叶,在这块我们有个1/3原则。
所谓的1/3原则,就是在挖树之前剪掉枝叶总量的1/3,以便在起树、运输过程中保护大树;到了工地上再去掉1/3;最后保留1/3的枝叶量种下去,在保证冠幅的情况下,枝叶只保留1/3就够了,这样既能够维持蒸腾平衡又能保证观赏价值。
为什么会有1/3原则?难道是凭空捏造的吗?当然不是,修剪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:
一、平衡收支
在根系大量减少,或者说断根的情况下,只能减少地上部分的支出,去达到一个平衡状态;其次,为了让根系数目迅速恢复,对地上部分(枝叶)适当减去,减少水分的蒸发,从而达到上下的平衡。
二、培养树形
通过修剪,可以去培养树木生长的理想形态,或者说工程景观需要达到的效果。
三、减少虫害
保证观赏性同时,中间给它拿空,这些都可以减少后续隐患,特别是一些常绿、冠幅较大的,以及北方地区、河边风口种植的,尤其要把树冠中间打空,要不然大风一来,因头重脚轻很容易倒地。这是修剪很重要的一个目的。
另外,在修剪大规格树木、大组织的时候,其实我们的要求是斜角度,而不是像传统的用锯子去锯平。为什么呢?因为平着锯的锯口很容易积水腐烂,最后形成树空。其实全国都有这种情况,像悬铃木修剪以后,切口积水腐烂,最后导致十公分甚至一米多深的蛀口。
在常规的树木修剪过程当中,有很多技术来保护修剪伤口,但处理的方法可能不是特别恰当。比如以前很多时候,在修剪之后用一些石蜡、油漆等去涂刷。但是后来我们发现,涂刷容易没有透气性,时间久了之后下部会开裂,相当于把整个导管堵死。其次,油漆里面的有机溶剂等对人体有害,对这些生物也一样,对树木也是有影响,用油刷涂刷过的伤口,通过我们的数据调研,三年以后会干枯两公分到三公分的位置,就是说油漆可以暂时性地保护伤口,但它会对树木形成很大的影响。现在市场上,有针对树木修剪伤口的涂抹剂。
在工地上,土球要进行二次修根,因为我们从苗圃把树木移植到工地时,还有很多根刺、毛毛嚓嚓的,没有进行修剪,或者说当时在挖的时候没有太注意,这样是不利于生根的,所以二次修剪时我们要用手去剪。在修剪过程中,把一些腐烂掉的组织剪掉,或者说把不平整的修平整,最后再喷上消毒水、生根剂。